
一位創作者問我,編輯的技能是什麼?這陣子我正在補奇幻小說編輯的技能,對於這一題很有感,想透過這封電子報聊聊。
我認為,編輯必須先是讀者,像是推理小說編輯大多因為熱愛推理,對於經典作品與時下出版不陌生,先以此為基礎,進入產業後學的是其他技能,呈現而外的是「初稿變成定稿」的過程(時間從半年到數年都有可能)包括:初步判斷作品的魅力點、研究是否已經有人寫過類似主題?哪些地方該修改,哪些不需執著;作者有修稿意願嗎?有時間修稿嗎?等等全都是編輯前期要做的判斷,與作者的溝通。過程中反覆拷問,彼此折磨,對作品沒有愛,是做不下去的。
接著是一段短而緊繃的編書期,則是基於對市場的理解與推估,一整套作品面世的計算:發給適合的設計師、該買圖還是找繪師、寫文案、在成本控制下如何作最好的裝幀包裝、思考定價、通路說書等等等。
獨立的看稿編輯不用進入後面那段編書期,但是對市場的理解與讀者的想像是必須技能。具備這項技能就是先當一個讀者。
以我自己為例。去年下半年免費諮詢中,接觸了幾位奇幻小說作者,讓我意識到這是一塊我不熟但是有興趣的領域。我將奇幻小說中的濫觴經典《魔戒》、重要作品《哈利波特》《迷霧之子》《地海》,與華文流行作品都找來讀,如九把刀不同系列、護玄、御我、水泉、瀟湘神等(過程中發現,日本奇幻居然是我原本最熟的品項)。
我是暴力閱讀者,三七二十一全都抓來,自然會知道有些作者是我誤解了,或者釐清奇幻小說與輕小說的不同。一個作者我會讀他早期與晚期作品,這樣就能看到系列一開始的面貌與作者的成長(或是歪斜)。閱讀還在持續中,也歡迎推薦好作品給我。
拉出時間線能看到經典如何影響之後的作者,以及近期作品跟當代讀者接上線的關鍵是什麼。以書籍作為閱讀基礎的好處是,不管我覺得他寫得好不好,或我自己喜不喜歡,暢銷作品是事實,肯定有讀者喜歡且願意付費的關鍵。
定錨理解讀市場大概的口味,再回頭看網文作品,也能抓到不一樣的閱讀需求。網路小說需要更直接快速地滿足當下的需求,不管是懸疑、溫暖、甜寵、虐心,任務危機,幾乎是每兩三千字就要有讓讀者能按下「閱讀下一章」的動力。不管什麼文類,網路小說持續的懸念與節奏感都很重要。以我是獨立看稿編輯的角度,我會很在意的是,前面三千字是否有讀者非看不可的內容。
先分享到這裡。下一期或許可以從作品舉一些例子,或跟你分享一位神秘作家專訪(終於!)
_________________
「鳥編來信」每週三發報。
如果你有什麼想法,可以回信給我,也歡迎轉寄或分享給你的朋友。
下週見!
探索更多來自 林比比鳥的創作諮詢室 的內容
訂閱即可透過電子郵件收到最新文章。
[…] 離職後她一路完成了「寫給沒有編輯的創作者」系列,現在又很聽(我的XD)話的開始發起了電子報。最新的這篇聊的是〈編輯必須先是讀者〉,不知道有沒有人看到這標題會產生疑惑,但,我的確也是有聽過某些編輯的閱讀範圍是比較少或比較窄的……前陣子我們才聊起奇幻小說,我剛好講說我寫信去皇冠出版社問有沒有哈利波特電子書計畫(回信的很快,但沒有明確回覆,我想依舊很難),結果沒兩天沒看過這系列的她和我說哈利波特怎麼這麼好看。我必須說我很少覺得有人看書比我快的,但林比比鳥一認真起來真的很威,你看他文章中那一票書單,就這麼仔細的迅速研究起來,直到一個段落的明白。 […]
驚喜 ❤️ 謝謝大文推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