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去年無意間讀了《她被殺死的那一天》,太好看了,忍不住一口氣看完後,開始關注起類型小說得獎名單。這陣子聽到很多創作者對比賽的焦慮,我本身就是類型小說愛好者,索性看過這兩年角角者類型小說組得獎作品,跟創作者分享一些自己的觀察與感想。
「類型小說組」在2023年出現,至今共兩年,從得獎作品內容看來,角角者的「類型小說」泛指以犯罪懸疑為主軸推進劇情的作品。不知今年會否繼續有類型小說組獎項,不過從這兩年九部作品涵蓋了奇幻、科幻、社會寫實、職人、推理、懸疑、靈異、歷史小說等多種類型來看,類型小說是一個很大的抽屜啊。
我的第一個觀察:在尋常中找特殊點。以《肥宅》《變成阿嬤的我,肯定有什麼比分遺產更重要的事》《猴子外送!您的餐點即將送達》《她被殺死的那一天》《真人真事改編部》《智慧奇點》這六部作品來說,都是耳熟能詳的主題與關鍵字:媽寶、老人長照、分產鬥爭、外送員糾紛、網路與校園霸凌、假新聞、政府壟斷訊息、私刑正義、AI智慧……可以說從各種日常熱門議題切入作品,直接喚起讀者關心。
特殊點也包括以「特殊職人」為主角,先前有各種職人劇如醫生、記者、消防隊員、接體員、大體化妝師、禮儀師、魚販等等,許多創作者與編劇試圖挖掘各種有趣的職業工作現場,這次有以外送員為主角的《猴子外送!》與「以寫假新聞維生的作家」的《真人真事改編部》,看得出來作者特意描寫這兩種職業的工作現場而下的工夫—即使後者是反諷味十足的偽職人。
第二個觀察:描寫我們不知道的台灣,在地文化再挖掘。此處的「不知道」是相隔百年,所以陌生的社會文化、傳說誌異、時代氣氛,也是因為陌生,得以有大量空間虛構出各種妖怪與靈異事件。《借鬼》以鹿港為背景,古今交錯。《雨咖啡怪談夜話》則是以瑰麗摩登的三〇年代為背景,結合咖啡店女給與妖怪的華麗組合。
第三個觀察:特殊時空或題材,如以一戰前線為時空背景的《Western Front》、各種科幻名詞與近未來科技的《智慧奇點》,難度高,題材競爭者少,讓評審或讀者有耳目一新的感覺。
為什麼這些題目會吸引評審?
先說這是個人觀點,而且是馬後砲,若有冒犯到任何人,請原諒。大部分評審會有四到五個衡量標準,可能是創意、結構、文字、完整度、節奏、邏輯或合理性等等等。彼此之間就這些標準討論,取得共識。有些作品可能在單一項特別弱,整體衡量比較後會失分較多,也有些作品是每個標準值都在水準之上,再有一項特別優秀,就會突出。
在這種比賽中,文字不能扣分太多,不管主角、場景、對白都是靠文字,若基本功不足,很容易頻頻被扣分。再來有創意的作品特別容易突出,可能是沒有人寫過的題材,或者故事或主角予人新奇感,像是主角特殊如《肥宅》以不討喜的媽寶啃老族為主角,但又能將他慢慢寫到讓人嘴角上揚而不是越看越討厭,或《Western Front》背景特殊如一戰索穆河。
而如果創意高再加上完整度、結構與節奏各方面都掌握得宜如《真人真事改編部》,說穿了是將一個很簡單的概念—「作家最適合創造假新聞」–執行徹底。透過不同案件逐步深化人物性格,以出人意表而又合理的方式吸引人到最後一刻。
很多創作者在創意度加分,卻在結構與完整度上扣分,特別是長篇小說比賽,《她被殺死的那一天》則是在結構、完整度、與節奏上執行得特別好的作品,明明並非封閉型暴風雪山莊,可「兇手就在我們之中」的壓迫感十足,逼得人不得不讀到最後。
最後,在這九部作品中,我特別想談一下《借鬼》與《變成阿嬤的我,肯定有什麼比分遺產更重要的事》。幾年前,我就看過殺豬的牛二寫的《洛津渡》與《茶桌異聞》,印象中是一則則發生在舊時鹿港的鄉野傳奇,因為作者專注寫鹿港,有非常多生動又在地的描述,可是沒有主角與一條主軸串起整個故事,少了點讓人想一直閱讀的魅力。過了幾年,《借鬼》在結構與節奏上的蛻變真是驚人。讀這部作品時會想起「越在地越國際」這說法,他持續挖掘自己喜歡並熟悉的人事物景,從中寫出個人風格與特色。
《變成阿嬤的我,肯定有什麼比分遺產更重要的事》作者顏瑜,年紀不大,產量驚人。在《變》之前,我看過他得到鏡文學百萬小說首獎的《套條子》,《變》與《套》的共通點是「穿越」與「親情戲」,主角都是年輕女性。《變》是孫女靈魂突然附身在失智且原本快過世的阿嬤身上,《套》則是警察菜鳥姐弟倆穿越到數十年前,跟沒見過面的警察阿爸一起辦案,解開自己的身世之謎。
如果說,殺豬的牛二是持續在自己熱愛的素材中反覆提煉(寫《Western Front》的Sanocon也是)。那麼,顏瑜便是終於找到一個能組出討喜且具市場魅力的必殺公式。
你是哪一種創作者呢?
「鳥編來信」每週三發報。
這是電子報第一封信。如果你有什麼想法或疑問,訂閱後可以隨時回信給我。
也歡迎轉寄分享給你的朋友。
下幾封信會繼續談文學獎的私人觀察。下次見!
探索更多來自 林比比鳥的創作諮詢室 的內容
訂閱即可透過電子郵件收到最新文章。
毓瑜讚讚讚!!!!!
哈哈哈哈謝謝你 ❤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