鳥編來信8 為什麼我不評愛情小說

Img 7752

有作者詢問,我真的不接愛情/BL/GL小說的看稿委託嗎?我認真想了想,當初設定委託範圍時,將愛情與BL/GL排除在外,的確是因為看的愛情小說不多,在愛情的甜與虐上,我很可能抓不到重點,無法協助作者哪裡是否該節制,何處要多撒金粉。

我反省自己,看小說或電影時,最沒辦法的種類就是「真愛能拯救灰姑娘」的設定。因為我認為王子無法解決問題,能讓灰姑娘脫離困境的是自己。有趣的是,如果站在分析角度看這三十年來的浪漫愛情電影或影集,我發現有好多部是先奠基在這個公式上,再予以變形與翻轉:灰姑娘最後還是跟王子在一起—但過程跟童話完全不一樣。這個灰姑娘可能很叛逆、有想法、或外表溫柔其實內核很硬,總之,她讓我們大吃一驚。

捫心自問,我排斥的並不是愛情或耽美,而是對於愛情的刻板認知。畢竟當時一到前公司,第一件事除了熟悉的推理,就是開拓BL小說,甚至因此找了一位BL作者當編輯,這位編輯由於深諳這領域,聯繫了許多BL作者,針對個別風格深掘,後來發展了好幾本成績斐然的作品。

那些作者中,我喜歡Kuruma深入特定角色內在的描寫,透過戀愛挑戰階級差距。我也喜歡亞蘇、Beck、Ami亞海跨到其他類型如懸疑、奇幻、古風刑偵、逗趣或寫實職場的作品。我也發現曖昧與戀愛情節對我來說,與其說是調味料,更像是讓我更理解主角性格的事件:當他/ 她失戀、戀愛、遇到心動但外在條件不適合的對象時,內在怎麼想,會採取什麼行動,他在怕什麼,又想要什麼?

說到底,我想看的就是主角從頭到尾的心路歷程與轉變。而這個主角要不是有某種特殊性(像是出現時就衰到爆、特殊能力、有某種秘密),不然就是很平凡卻遇到了特殊事件。這樣閱讀才有樂趣與期待啊。如果說,奇幻作品主角的英雄之旅是打怪、過關、奪寶、復仇、克服心魔,最後認可自己,愛情小說主角的成長之路何嘗不是呢?

但我這種想法的編輯,對於愛情/BL/GL作品來說,就太理性了。我觀察周遭從二十歲到七十歲的愛情小說讀者,大多數人想要的是「體驗」與「投射」,滿足自己對於愛情的想像與期待,她們的重點或許在事件而非主角吧。就這觀察來說,我的確不適合當愛情小說編輯啊。

_________________

「鳥編來信」每週三發報。

如果你有什麼想法,可以回信給我,也歡迎轉寄或分享給你的朋友。

下週見!


探索更多來自 林比比鳥的創作諮詢室 的內容

訂閱即可透過電子郵件收到最新文章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